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,每到夏天《西游记》,《三国演义》等四大名著改编拍摄的电视剧,在各大电视台轮番放映,颇有暑期档“居家必备”的意味。但是细心地人可能会发现,现在人们对《红楼梦》的印象已经逐渐的开始变得望而却步,可能80后,90后还知道“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”等经典名句。00后对《红楼梦》的态度,就显得陌生而忘却了。那这究竟是《红楼梦》没有了魅力?还是现在的人心浮气躁,已经习惯了快速,碎片化的阅读呢?其实《红楼梦》放在现在仍然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名著,因为这一部书既述说了儿女情长,又看尽了世态炎凉,人心冷暖。在婚姻爱情仍被封建家长制左右的时代,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宝玉就像一个真正的人,将女子第一次没有当做男人的配角,而是用心去尊重呵护。所以也不见容于当时的士大夫,认为他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无知孽障,不孝祸根。我们常说要看一个人写的书有没有划时代的意义,就要先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观念束缚是什么。普通人之所以读不懂《红楼梦》,可能正是缺少了时代的代入感,不知道那些细微勾玄之处的深意。比如,当宝玉死攥着黛玉的手放在心口,憋了半天为何只说了一句“你放心”,就让黛玉冰释前嫌,芳心寸断?这些问题不深读,细读,是很难理解的。其次,学生在阅读《红楼梦》之时,第一个遇到的难题就是姓氏的重峦叠嶂,令人头皮发麻。贾,王,薛,史四大家族下的人丁何其之多。刚开始读时,稍微不注意就陷入了各种“姐姐”,“妹妹”的包围之中。谁是贾琏?他和贾宝玉是什么关系?为什么住在贾政家?等等问题都让初读者望而却步。也有人说,《水浒传》和《三国演义》里的英雄好汉,谋臣战将这么多,为什么大家仍旧分得清楚?其实这是因为前两者虽然人物众多,但是主线人物不变,而且重要的也就那么些人,大家记得住的也是经常露面的。比如你可能记得鼓上蚤时迁,但是铁面孔目裴宣有几个记得清?《红楼梦》正因为人物太多,甚至一个丫鬟都必须知道是谁才能弄清楚,她传是几门子的话,这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。当然,我们说《红楼梦》难读,不好读,只是他的一点客观因素。更多的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,人们习惯轻阅读,碎片化阅读。甚至已经放弃了阅读这个习惯,而是用搞笑视频,浅科普视频将自己的时间支离。其实这样反而欣赏不到文学中真正意味上的美。古典文学因为“温柔敦厚”,讲究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”,所以意味深长。可能大家经常有这样的感受,明明自己也是通过手机接受各类新闻消息,看网络小说,看抖音等,但是却越发觉得心里寂寞烦躁。其实正是没有找到让自己宁静的手段,没有足够的精神世界支撑世俗的纷繁。此时静下心来读一读《红楼梦》,相信时间会给你答案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cyrz/6694.html